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 首頁 >重點工作 >勞模工作 >先進典型

大洼縣新興鎮農工張淑凡同志先進事跡

 執著的情 偉大的愛
 
        有這樣一句話:不管一切如何,我們都應該笑著面對生活。在我們的一生中,會經歷許多事情,是記錄笑容,還是記錄愁悵,是沉淀歡喜,還是反復嘆息,那是一種抉擇,也是一種意境。張素凡——一位普通的母親,用她的堅毅和美麗的笑容,溫暖了我們對家的渴望,詮釋了對親人最偉大的愛。
        一、沉淀的愛,溫暖的撫摸
        今年53歲的張淑凡,是大洼縣新興鎮躺崗子村的一名普通農家婦女。和許多人一樣,她有著靦腆的性格、明朗的笑容,兒子、兒媳十分孝順,還有一個特別可愛的小孫子承歡膝下。可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她有著一位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僅能依靠輪椅幫助行走的丈夫,而那輛輪椅張素凡一推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前的夜晚,很寧靜。懷孕六個月的張淑凡正滿心歡喜地等待著丈夫下班歸來,可令她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等來的卻是丈夫張鳳軍因車禍住院,被診斷為胸十二椎高位截癱的消息。一時間,張素凡感覺頭暈目眩,像天塌了一樣。她不顧一切地奔向醫院,看到躺在病床上尚未蘇醒的丈夫,張淑凡淚如雨下,撕心的痛哭聲傾腔而出。兩個人結婚才一年多,孩子還沒出生,遇到這樣的大變故,她能扛過去嗎,這個家還能走下去嗎?親戚和朋友紛紛替她擔心,落下了傷感的淚水。哭到幾近虛脫時,張淑凡漸漸地冷靜下來。他牽起丈夫的手,注視著他,輕聲呼喚著他的名字。丈夫慢慢張開雙眼,愧疚地望著她,淚水從眼角邊快速滑落。看著丈夫難過而又無助的眼神,撫摸著肚子里沉靜的孩子,她只對病床上的丈夫說了一句:“你好好養病,沒有過不去的坎,等你好了,咱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過日子。”就是這樣一句話,聽得丈夫熱淚盈眶,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張淑凡壓下了心里所有的悲痛,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勇敢面對,選擇了與丈夫患難與共。
        二、靈動的生命,停泊的港灣
        1982年11月,張淑凡的兒子出生了,這是張鳳軍住院的第80天。夫妻倆給這個注定要承載太多苦澀的小生命起名叫張振,希望他振作精神,不畏困難,同時也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這80天里,張淑凡每天都托著臃腫的身體奔波在醫院與家之間,一邊伺侯丈夫,一邊忍受著身體的種種不適,心里滿含淚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張鳳軍出院回家過年。從此,炕頭是兒子,炕梢是丈夫,張淑凡一把屎一把尿地伺侯著一老一小。第二年春天,丈夫的病情有了些許好轉,農場送來手搖殘疾車,可是由于屋門太小車進不來,她便用不到100斤的身體把140斤的丈夫背到輪椅上,一天兩次,這一背就是一年多。有時,她累得直不起腰,腿像灌了鉛一樣,可還是一點一點地往門口挪。實在太累的時候,她就摟著兒子,幻想著美好的未來。她說:“到外面曬曬太陽,對他身體好,他心情也會好一些,這樣感覺生活有希望、有奔頭,我苦點、累點,值得。”時間長了,遠親近鄰都勸她再走一步,她聽到這些話,總是笑著搖搖頭說:“小車不倒往前推”,這笑讓勸她的人都自愧不如。一年后,她拿出全部積蓄并向親戚朋友借了2000元錢,蓋了間新房子,將房門加寬到90厘米,只為丈夫能夠天天出去曬曬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一次,三歲的兒子非要拉著爸爸下地走,她心如刀絞,丈夫在炕上哭,她摟著兒子哭。可隨后她擦擦眼淚,臉上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因為,她深深地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在心愛的女人面前,男人永遠是孩子。曾經頂天立地,如今卻相當于半個廢人的張鳳軍很難面對現實生活,有時像個孩子似的不可理喻。可張淑凡總是耐著性子勸他,有時實在委曲了,就一個人埋頭痛哭,但哭過了,她還是會選擇堅強面對。看著妻子瘦弱的身體和漸漸蒼老的面容,張鳳軍幾度想到自殺。有一次,趁沒人的時候他就偷著往地上扎,恨不得一死了知,被張素凡發現后,夫妻倆哭著爭論了許久才算作罷。后來,他想通過絕食勸妻子帶孩子走,可張素凡沒有苦澀的承諾,只是端上飯菜,說了一句:“吃吧,飯涼了。”頓時間,張鳳軍淚水長流。從此后,不論他心有多苦,在妻子和孩子面前總表現出堅強,把一個男人的自尊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1        984年包產到戶,張家分到9畝水田。此后,她早起把飯做好,放在炕頭用小被捂上留著中午吃,然后把丈夫、孩子帶出門,到地里邊干活邊照顧他們。由于9畝地僅夠口糧,為了養家,她一到秋冬季節就托人買葦子,沒日沒夜地編茓子賺錢,有時候整個手都是血泡。小張振就這樣在艱苦的環境下漸漸地長大,可雖然條件很苦,張素凡卻沒有讓丈夫和兒子受委屈,自己寧可餓著肚子咬牙撐著也要給他們爺倆偶爾做頓肉吃,給他們最好的。由于丈夫是公傷,農場每月給幾十元的補助,后來漲到幾百元。張素凡都精心地把這錢省下來,聽到哪里有大夫病看得好,就會風雨無阻地趕去。兒子上小學的時候,由于家里離學校比較遠,她就天天早早起來給孩子做飯,然后送孩子上學,一路上,千叮嚀萬囑咐孩子要聽老師的話,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遇到農忙的時候,她往往三、四點鐘就起來,先到地里干一陣活,再回到家里給父子倆做早飯,之后再回到地里接著干,無論寒暑。一次張振發燒,正值半夜,張素凡托著疲憊的身體,抱著幾十斤重的兒子,一路跑到衛生所,一折騰就是半宿,回到家時,衣服已經濕透了,而第二天一大早她又急急地趕去插秧。年復一年,汗水一滴滴從張素凡的額頭上墜下,可卻始終澆不熄她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多年后,鄉親們幾乎已看不到她的愁苦,只會感受到她傳遞的愛的力量。
        張淑凡雖然不識多少字,可天天都陪著兒子寫作業、看書。兒子中學畢業后主動承擔家里的重擔要出去工作。張淑凡夫婦堅決不同意,可兒子說:“媽,您辛苦了大半輩子,就讓我孝順孝順您吧!從今以后,我就是咱家的頂梁柱”。農場領導知道情況后,將張振安排在化工廠工作。而張振也沒有辜負關心他的人,勤勞肯干、聰明好學,得到了廠里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不僅被評為優秀員工,還學會了駕駛技術。2008年張振所在的化工廠停產,工人全部下崗了,張振卻憑著技術找了一份駕馭員的工作,如今,收入很穩定。他經常和同事們說,多虧了媽媽的教導:“勤奮做事,坦誠做人”,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三、遲來的幸福,甜蜜的憧憬
        再苦再累的日子總有過去的時候,2003年10月1日,對張淑凡夫妻來說,是個值得永久紀念的日子,因為那一天是兒子張振結婚的日子。婚禮很隆重,遠近村屯的人來得特別多。主持人讓他倆講話時,他們都哭了,只有張素凡哽咽地說:“苦盡甘來,我很知足,我們很幸福。”兒子婚后,兒子、兒媳都很懂事、孝順,兒子上班,兒媳時常幫婆婆做做家務,從無怨言。左鄰右舍們都說是張素凡自己修來的福氣,她用大愛筑就了一個完整的家、一個幸福的家。年后,孫子張成浩出生了,張淑凡又像當年照顧兒子張振一樣,呵護著小孫子。一晃九年過去了,小成浩一天天在長大,皺紋也一天天爬上了張素凡的臉,但在她的臉上我們看到的不是惆悵,而是滿滿的幸福。
        人世間有一種愛最偉大、最無私,那是對親人的愛、對家的愛。回首張素凡走過的坎坷歷程,他愛得深沉、愛得精彩,她用自己瀛弱的身體撐起了一個家,三十年如一日,折射出一種寶貴的精神和不棄的信念,體現了一位妻子執著的情、一個母親偉大的愛,譜寫了一份美麗而高尚的人生。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姜興龍同志先進事跡
下一篇: 盤錦興隆二百田影同志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