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總工會扶持職工實現創業夢

2015年盤錦市總工會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不斷強化對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再就業工作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的認識,各級工會組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工會關于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會議精神,堅持把扶持創業置于工會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大力開展以“政策指導創業、技能培訓創業、基地示范創業、激勵自主創業”為主要內容的多項創業活動,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地幫助職工實現創業,努力開創工會扶持創業工作的新局面。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推進“職工創業工程”,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創業激情和夢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工會工作才能始終把握正確前進方向,為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總工會專門制定了《盤錦市職工創業工程實施方案》(附后),吹響職工創業的號角,將廣大職工匯聚到創業者隊伍中來,重點是圍繞小微企業發展,積極搭建職工創業服務平臺,構建職工創業創新支持體系,推動職工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創業實踐。2015年計劃培育小微企業創辦人500名,創造5000個就業崗位。
第一,找準產業定位和工作定位。在產業定位上,引導創業職工向有利于小微企業創業和吸納勞動力就業的產業和領域匯聚,重點是在電子商務與傳統物流線上線下的結合上、旅游休閑度假產業鏈的拓展上、新型綜合業態商貿服務業的發展上、養老健康家政等新興消費市場上,以及基于互聯網產生的新業態、新模式,等等。在工作定位上,著力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協助政府開展工作。目前,我市已經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平臺、中心、窗口,但是廣大職工對此仍然缺乏深入了解和掌握,市總工會計劃籌建創業咨詢服務中心,建立由技術、管理、法律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幫助職工對有關政策進行解讀,對創業活動進行輔導,對有關項目進行遴選,同時開展與有關部門、服務平臺、融資擔保等對接活動。
第二,突出重點,務求實效。一是設立職工創業基金,工會自籌一部分,尋求吸納企業和社會一部分,幫助解決創業人員資金困難問題。二是建立職工培訓基地14個、創業基地11個,搞好創業基地與成長項目的聯動,扶持和帶動一批職工實現創業。三是開展創業輔導、項目儲備、基地建設、資金支撐一條龍服務,為職工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撐。四是實施“創就業聯動工程”,重點支持具有創業經驗和創業能力的領辦人創業,吸納下崗職工和困難職工再就業,將創業和就業結合起來,積極推廣諸如公司加農戶的創業模式。五是組織對全市職工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和國營農場職工的創就業意愿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根據調查情況,分類建立創就業人員動態數據庫。六是實施針對困難職工救助的“輸造血結合行動”,對于有就業能力的困難職工,組織他們到創業企業就業。七是開展“助力行動”,重點是從日常工作范圍內選擇一批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和陷入困境的小微企業,分門別類研究問題,給予資金扶持、政策服務、用工幫助等,助其重新上路。
第三,發揮優勢,上下聯動。一是發揮產業工會優勢,優先選擇工業、商貿、農業、文化等行業工會作為突破口,將工會活力建設與創業發展結合起來,大力促進行業創業。二是深入挖掘和開發勞模資源,重點是針對勞模中的企業領辦人、技術創新者、文化創意者等,扶持他們開展“創就業聯動工程”。三是開展宣傳、交流、輔導一體化運作,培樹“創業明星”,加強典型帶動,舉辦“創業職工沙龍”等活動,交流經驗,學習方法,煥發信心,提升能力,營造氛圍。四是建立市、縣(區)總工會促進創業工作協調保障機構,強化市縣(區)聯動,專人負責,分層落實,做到認識、任務、責任、措施、工作、領導六到位。五是深入開展試點工作,在先期調研基礎上,初步確立在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等開展內部創業試點,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開展園區職工創業輔導活動,在遼河藝術區開展職工文化創意創業,在金田塑業等企業開展職工職業生涯規劃培養,在農機行業工會聯合會開展農場職工聯合創業行動,在市總文體活動中心設立文體創業試點,在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圍繞旅游業開展職工創業實踐,等等。
(二)適應形勢轉變方式,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創新爭優,為城市轉型發展建功立業。圍繞“一條主線、三大任務、四個轉變”的總體布局,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特點和優勢,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努力在推進廣大職工素質提升和思想轉變上下功夫,為城市全面轉型孕育動力源泉。
第一,通過創新促進創業。一是扶持建立“勞模創新工作室”,積極探索激活職工創業創新的有效機制,提供支持,營造氛圍。二是舉辦“技術運動會”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學知識、學技能、創業創新的潛力和活力。三是建立完善職工技術協作服務體系,推動“五型班組、合理化建議、師徒幫扶結對、妙計絕招、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業創新活動。四是緊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創新活動。五是加強與政府科技管理部門溝通協調,建立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聯合評選制度,推動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特別是創新到創業的有效轉變。
第二,通過創優提升層次。一是以“當好主力軍,建功新盤錦,全面奔小康”勞動競賽、技能競賽等活動為載體,開展職工創業創新、建功立業活動,真正把職工群眾調動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團結起來。二是組織非公企業職工圍繞企業發展目標,開展多種創業競賽、服務競賽和創新競賽,動員職工在轉型發展中實現創業創新和建功立業的有機結合,不斷匯聚轉型發展的正能量。三是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勞模培養、選樹、表彰、管理等機制,強化勞模的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落實勞模待遇,幫助勞模解決實際困難,唱響“勞動光榮、勞動偉大”主旋律,用勞模的模范行為和高尚情操影響和帶動社會進步。四是建立健全培訓、競賽、晉級、獎勵相銜接的一體化培訓機制,努力為職工成長和職工創業搭建發展平臺。
第三,通過文育活動厚植轉型文化。一是著眼經濟與文化的結合舉辦好第十六屆蟹王爭霸賽,重點是將品牌活動、城市營銷、市場拓展、旅游發展等結合起來,促進產業鏈條延伸,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在促進創就業的同時,使特色農產品開發模式實現質的提升。二是推動職工文化、工會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特別是與轉型文化相融合,逐步提升職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勞動價值觀。三是開展“我為創城做貢獻”和“我為宜居鄉村建設做貢獻”專題活動,組織引導城市職工和鄉鎮職工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和宜居鄉村建設獻計出力,引導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觀念不斷與時俱進,促進“人”的城鎮化。四是著力抓好職工文化場所管理和職工文化活動制度建設,推動工會文化服務體系納入政府管理序列,讓職工文化活動延伸到社區和廣場,進一步提高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五是舉辦廣場舞大賽、象棋大賽,推廣職工全健排舞、工間操等,扶持和培養一批職工文體活動小經理、經紀人、帶頭人,逐步走上面向市場的產業化之路。
上一篇:
盤錦市總工會舉辦職工創業培訓輔導對接會
下一篇:
盤錦市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政策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