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盤錦市工會“勞動者服務站” 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不斷提高工會服務職工的精準化水平,切實關心和改善戶外勞動者普遍存在喝水難、歇腳難、如廁難等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經過前期考察調研、分析論證和試點運行等工作,盤錦市總工會決定建設一批“勞動者服務站”,著力把站點打造成宣傳教育勞動者的陣地、改善戶外勞動者勞動條件的平臺、樹立工會形象的窗口、全社會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的紐帶和橋梁。現制定盤錦市工會“勞動者服務站”實施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目標任務
為切實解決環衛職工、園林綠化工人、貨車司機、公交司機、交通警察、出租車司機、快遞員、建筑工人等室外作業和工作的職工無室內間歇場所的實際問題,各區、縣、開發區工會均要設立若干處勞動者服務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合理布局,選擇臨街的商場超市、藥房、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政務大廳、職工之家、職工活動中心、金融企業網點、物流快遞網點、環衛工人休息室、職工服務中心(幫扶工作站)、加油站、移動(聯通、電信)營業廳,重點工程建設工地等適合建站的地方,切實為戶外工作人員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愛心服務,讓職工更多的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和關愛。
二、建設標準
“勞動者服務站”建設要達到“六有”基本標準:有統一的標識名稱、有合理的站點布局、有健全的服務設施、有完善的服務功能、有規范的管理制度、有地圖可查。
1、有統一標識。在服務站外部醒目位置懸掛帶有工會標識的標牌,便于戶外勞動者識別。標牌規格40x60公分(由市總工會提供統一版樣) 。
2、有合理的站點布局。建設前應對建設地點、輻射范圍、覆蓋人群等進行考察評估。站點密度應考慮城市道路情況和戶外勞動者工作區域。站點應本著利于戶外勞動者工作、生活的原則,在戶外勞動者相對集中的城區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選址盡量臨街靠路、標識鮮明,確保戶外勞動者能在較短時間內到達站點。
3、有健全的服務設施。站點應有相對的面積,配備基礎設施,“勞動者服務站”為室內場所,服務區域相對固定,獨立空間面積不低于6平方米(如獨立一間房屋),開放式空間面積不作要求(如超市、銀行營業大廳),能同時容納戶外勞動者不少于4人。應正常通水通電,配備可供休息就餐的桌椅、燒水壺(飲水機)、微波爐、電風扇(空調)、報刊書籍、應急藥品、充電充氣工具等基本設施,服務設施擺放有序,位置明顯,便于使用。有條件的可拓展服務功能,配備冰箱、儲物柜、維修工具箱、電視機、無線網絡(Wifi)、愛心捐贈柜等設備,可就近解決如廁問題。
4、有完善的服務功能。站點應提供能解決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的相關服務功能,把站點打造成改善戶外勞動者勞動條件的平臺,宣傳和教育戶外勞動者的陣地,樹立工會形象、彰顯工會作為的窗口,全社會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的紐帶和橋梁。
5、有規范的管理制度。“勞動者服務站”由各建設單位負責日常管理,各級工會協助管理。明確管理責任主體和責任人,確保工會“勞動者服務站”正常開放、設備設施功能完好,定期更新和報備物品損耗及使用情況。外部懸掛信息牌,注明站點的服務內容、開放時間、管理人員姓名、電話等內容,確保每天開放時間不低于8小時。服務區懸掛管理、值班等工作制度。管理人員應對每天服務人數、物品消耗等情況進行記錄,站點工作接受服務對象、工會組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與投訴。
6.有地圖可查。市總工會及時將本地建成且運行的“勞動者服務站”點位在高德地圖上進行上傳,并在職工家APP平臺增設電子地圖功能,上傳服務站具體位置、編號和圖片(有明顯“勞動者服務站”標牌的外觀門頭圖片,能顯示單位相對地理位置的所在大樓或臨近商戶圖片,室內配備物品圖片),便于戶外勞動者通過手機等設備進行查找和系統管理。
三、分級管理
各站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三個等級進行分級管理。
一級站:以政務服務大廳、金融企業單位、企事業單位、職工之家、工人文化宮等為主,除滿足“六有”標準外,拓展增加冰箱、儲物柜、維修工具箱、電視機、充電充氣工具等設備,并有專人提供服務和維護。滿足健康應急需求,維護職工生命健康權益,打造職工身邊的“生命保護網”,經評估后,有條件的可在勞動者服務站醒目的位置,添加各種醫療設備,經培訓后由專人使用。
二級站:主要以物流快遞網點、通信企業營業廳、商場超市、餐飲住宿企業等為主,滿足“六有”標準。即:有休息桌椅、有衛生間、有基本電器(空調或電風扇、飲水機、手機充電器或插排、熱水壺、Wifi)、有應急醫藥箱、有書籍報刊、有雨具,并可以在站內開展“四季入會、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特色服務”等活動。
三級站:主要以環衛場站、交警休息室為主,滿足特殊行業工作人群需求。
四、經費保障
配置設備和物品既要質量可靠、實用方便,又要與所在單位已有的設施和物品內容相適應、風格相協調。市總工會對站點進行等級評定、驗收掛牌,對積極參與建站的單位按評定等級給予每年3000、5000、10000元三個級別補貼資金,運行時間不足半年不予撥付。
五、運行和管理
(一)日常運行管理
各級工會組織負責統籌規劃,各站點應確定管理人或管理隊伍,并在顯著位置標示姓名、電話、管理制度等信息和內容,保障站點安全、有序運行。
(二)固定資產管理
站點內固定資產可按共建單位內部標準管理,但須接受工會監督指導。
(三)資金管理和使用
各級工會要在年度預算中安排資金。按專項經費管理,可用于站點建設、運營、管理、宣傳、監督、考核、評估等方面。
六、工作要求
各基層工會要充分認識規范站點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1、加強領導。各級工會“勞動者服務站”的建設工作中,要明確一名負責領導,同時指派一名專職聯絡員負責日常維護,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2、工作步驟。2021年實現升級改造一批、新建掛牌一批,年底前對已建成的工會“勞動者服務站”運行情況進行審查和現場打分,并根據檢查情況進行年度等級評定確認。2022年末,實現市、縣(區)兩級工會“勞動者服務站”全覆蓋。
3、總結反饋。及時總結工會“勞動者服務站”建設工作經驗,查找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拓展建站服務范圍和豐富服務內容,樹立典型,推動工會“勞動者服務站”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4、檢查考核。工會“勞動者服務站”實行自愿申報,動態管理制度。對沒有按要求建站提供服務的,要加強檢查引導。市總工會相關部門要加強與建站單位的溝通協調,全面掌握工會“勞動者服務站”運行動態。以問卷調查、現場走訪、明查暗訪等多種形式開展社會調查,收集各方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七、檢查驗收
定期對“勞動者服務站”建設運行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利用新聞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加大“勞動者服務站”的宣傳力度,使這一便民設施讓服務對象廣為知曉,廣為享用。同時,對已設立的要保持相對穩定,不得隨意撤銷,對管理不善和不能正常運行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到位,予以撤銷。市總工會將每年根據“勞動者服務站”星級評定情況向全總、省總申報國家級和省級“最美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
附件:1、盤錦市總工會“勞動者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實施規范.doc
盤錦市總工會
202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