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 首頁 >工會動態 >市總動態 >市總動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賦予工會更廣闊履職空間

       各級工會組織要樹立運用法律維權的使命感、責任感,提高依法維權的專業水平,建立起適合法律要求的維權隊伍
      2007年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一部促進和保障勞動關系和諧發展的重要的程序性法律。對各級工會組織來說,能不能用好這一法律武器,面臨不小的考驗。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繼《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之后,十屆全國人大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勞動關系法律體系的重要環節。如果說《就業促進法》是保障員工就業權利的法律、《勞動合同法》是規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權利義務的法律,那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更多的是落實這些權利、定紛止爭的程序性法律。這部法律的運用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職工權益的保護狀況,意義非同一般。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發展和延伸,它比《條例》的維權效能更為直接和有效:一是維權周期縮短。對于工資類爭議,《條例》實行“一裁兩審制”,《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行“一裁終局制”,訴訟周期相應縮短。二是維權效率提高。《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賦予調解協議以法律文書的效力,不執行調解協議可以強制執行,避免了重復勞動。三是維權成本降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行彈性的處理機制,不收取職工訴訟費用,且規定了嚴格的處理時限,職工維權“等不起”的問題將有所改變。四是維權機制更加完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詳細規定了工會組織在維權中的功能、定位和職責,給予工會履行維權職責以更大的制度空間。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進一步明確了勞動爭議仲裁三方性原則,明確了工會在勞動爭議仲裁中的地位和職責。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應該主動積極地參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運作,發表工會的獨立意見,發揮工會的作用。
      法律賦予了工會組織維權地位,實施中就看工會組織如何運用這一法律武器了。用得好、用得實、用得積極,就可以進一步彰顯工會的職能和作用。如果用得不到位,則可能影響工會的影響力。因此,各級工會組織要樹立運用法律維權的使命感、責任感,提高依法維權的專業水平,建立起適合法律要求的維權隊伍。
      各級工會組織應以戰略眼光積極參與建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強化做好勞動爭議調解的意識和能力,將勞動爭議調解的功效發揮到位,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調解、仲裁都是專業性很強的法律活動,參與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素質。各級工會組織要建立起自己的專業維權隊伍,既要使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成員具有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調解技巧,也要進一步提升工會勞動爭議仲裁員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賦予了工會組織更為廣闊的履職空間,用好這一法律武器,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發揮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下一篇: 對當前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