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 首頁 >工會動態 >市總動態 >生產保護

轉發省總關于印發《<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

各市總工會、沈撫示范區工會、省產業工會:

為貫徹落實《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做好我省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以下簡稱補助資金)發放管理工作,省總工會2020年第36次黨組(擴大)會議審議通過《<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現將《<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實施細則》依照《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和相關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明確了有關事項。

1.全總《辦法》中規定“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由各地區參考所在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所在地退休金或者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制定。”經查閱人社、統計部門公布的在崗職工工資、社平工資、退休養老金等相關數據,并與去年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在職和退休勞模均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2倍)進行比對和測算。在把握制定標準合理合規,充分維護勞模權益的基礎上,經綜合考慮,確定了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在《實施細則》第三章第十一條明確“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金標準線由省總工會統一制定。在職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根據全省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制定;退休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根據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月計發基數制定。月補助額為勞模月平均收入低于月補助標準線的差額部分。”

2.全總《辦法》中規定“農民勞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且無固定收入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助標準一般為每月不低于1000元。”比原《辦法》中“不低于800元”提高了200元。經綜合考慮,在《實施細則》第三章第十條明確“農民勞模男年滿60歲、女年滿55歲且無固定收入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助標準為每月1200元。”

3.全總《辦法》中規定“健康體檢費用補助標準為每人不超過1500元,具體數額由各省(區、市)總工會根據當地醫療價格和體檢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根據我省健康體檢有關規定,在《實施細則》第三章第十五條中,明確“省直、沈陽、大連健康體檢費用補助標準為每人1000元,其他市為每人800元。”

                                                                          遼寧省總工會辦公室

                                                                            2020年9月18日

《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

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的通知》(總工辦發[2020]16號)要求,進一步做好我省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以下簡稱補助資金)發放管理工作,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安排在全國總工會部門預算內,用于解決全國勞模生活困難和落實全國勞模待遇規定的專項資金。

第三條  補助資金使用范圍包括:勞模生活困難補助、特殊困難幫扶、春節慰問、重要節日和紀念日走訪慰問、療休養和健康體檢補助、榮譽津貼,以及經財政部批準的其他支出。

第四條  補助資金按照專項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實行逐級申報、分級負責、“一卡化”發放。

第二章  發放對象及資金用途

第五條  生活困難補助金的發放對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以下簡稱全國勞模):

(一)月平均收入低于省總工會核定的在職勞模月補助標準線的;

(二)月養老金低于省總工會核定的退休勞模月補助標準線的;

(三)農民勞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且無固定收入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列為發放對象:在就業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但不主動就業或者經就業服務機構介紹無正當理由拒絕就業的;安排子女自費出國(境)留學的;子女進入高收費私立學校的;勞模及其配偶名下自有住房超過2套的;其他不能列為發放對象的情形。

第六條  特殊困難幫扶金的發放對象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全國勞模:

(一)因本人患重大疾病,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報銷和城鄉醫療救助后個人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或因勞動功能障礙、生活自理障礙等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

(二)因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患重病、失業,成年子女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須由勞模監護撫養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

(三)因遭受意外災害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

已故全國勞模配偶無固定收入、生活特別困難的可以酌 情列為發放對象,全國勞模去世當年或次年可根據困難情況發放一次性特殊困難幫扶金。

第七條  春節慰問金的發放對象是我省所有健在并保持榮譽稱號的全國勞模。在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隆重慶祝或紀念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建黨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和紀念日應當開展全國勞模走訪慰問,走訪慰問經費標準由全國總工會屆時根據中央有關部署要求研究確定,從補助資金中列支,但走訪慰問的交通費等工作經費不得從補助資金中列支。

第八條  療休養補助金用于全國總工會組織的勞模療休養活動中全國勞模的療休養活動經費補貼。

第九條  健康體檢補助金用于各級工會組織全國勞模就地進行的身體健康檢查費用(勞模所在單位組織年度健康體檢的除外)。

第十條  榮譽津貼。對于按國家規定辦理退休手續或者不屬于職工養老保險覆蓋范圍、達到城鄉居民養老金領取年齡的全國勞模,可以發放榮譽津貼。發放辦法及榮譽津貼標準由各地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所需經費向全國總工會申報,經核定后全部或部分從補助資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本地區補足。

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享受全國勞模待遇的人員納入上述補助資金使用范圍。

撤銷榮譽稱號的、移居國(境)外的、去向不明且失去聯系的勞模不納入補助資金使用范圍。

第三章  補助標準

第十一條  生活困難補助金的補助標準每年核定一次。

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金標準線由省總工會統一制定。在職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根據全省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制定;退休全國勞模生活困難月補助標準線根據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本養老金月計發基數制定。月補助額為勞模月平均收入低于月補助標準線的差額部分。

在職全國勞模生活困難補助原則上不超過2年(24個月),超過2年仍然存在生活困難的,經所在地市級總工會核實并集體研究后可繼續為其申報生活困難補助金。

農民勞模男年滿60歲、女年滿55歲且無固定收入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助標準為每月1200元。

第十二條  月平均收入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般以上一年度為計算單位)全國勞模的全部收入總和除以月數。

全部收入包括:

(一)工資(指應發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及其他勞動收入;

(二)離退休費或者養老金及領取的其他社會保險金;

(三)從政府或者企事業單位獲得的基本生活費或者一次性收入;

(四)出租或者出售家庭資產獲得的收入;

(五)法定贍養人或者扶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六)接受的饋贈或者繼承收入;

(七)其他應當計入的收入。

勞模補助、榮譽津貼、勞保津貼、慰問金等不計入收入。

第十三條  特殊困難幫扶金的補助標準由省總工會綜合考慮需要幫扶的全國勞模人數,并根據致困原因、困難程度、家庭人口等因素制定分檔救助標準。

特殊困難幫扶的全國勞模人數原則上不超過本省全國勞模總數的40%。特殊困難幫扶金的年度最高補助額原則上不超過50000元,特殊情況的,經全國總工會審核同意后可酌情增加。

第十四條  春節慰問金、重要節日和紀念日走訪慰問、療休養費用、榮譽津貼標準每年由全國總工會統一核定。榮譽津貼由補助資金列支的部分每人每年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水平。

第十五條  省直、沈陽、大連健康體檢費用補助標準為每人1000元,其他市為每人800元。

第四章  申報和發放

第十六條  發放補助資金應當履行申報審核程序。具體程序為:

(一)全國勞模向基層工會或者鄉鎮、街道工會提出書面申請,實事求是地反映本人和家庭經濟狀況、家庭困難狀況及原因,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二)基層工會或者鄉鎮、街道工會進行入戶調查或者向相關機構核實情況,對符合申報條件、擬進行補助的人員在一定范圍內公示。

(三)基層工會或者鄉鎮、街道工會出具意見并附相關證明材料向上一級工會申報。經逐級審核后,各市總工會、沈撫示范區工會、省產業工會及有關單位于每年10月15日前將各類資金擬補助情況匯總后報省總工會,由省總工會統一報全國總工會審定。

第十七條  申請生活困難補助金和特殊困難幫扶金的全國勞模,應當提供以下證明材料:本人和家庭的經濟狀況證明、醫保票據、病情診斷證明、子女就學證明、突發事件(如事故或者災情)報告等。證明材料逐級審核上報,由省總工會長期留存。

第十八條  省總工會根據全國總工會下達的資金額度,結合各有關單位上報的各類資金擬補助情況,明確補助因素,制定具體的資金發放方案,提請省總工會黨組會議審定。

第十九條  省總工會財務部按資金發放方案, 辦理資金撥付事宜。

第二十條  各市總工會、沈撫示范區工會、省產業工會及有關單位按照資金發放方案,建立績效評價辦法,并嚴格按財務管理制度履行審批程序,采取銀行卡(存折)結算方式,將補助資金直接匯入全國勞模個人銀行賬戶,并通過電話、信函、網絡等方式及時告知勞模本人,同時應當告知有關管理單位。

第二十一條  各市總工會、沈撫示范區工會、省產業工會及有關單位將補助資金使用情況于當年12月15日前上報省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  各級工會的勞模管理、財務、經費審查等部門應當密切配合,各負其責。勞模管理部門負責補助資金的核定、分配、發放等日常管理工作;財務部門負責補助資金的財務管理、財務監督和會計核算; 經費審查部門負責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審查審計監督。

第二十三條  各級工會要建立健全補助資金發放和管理的監督機制。定期對補助資金的發放管理進行監督檢查,采取實地走訪、電話詢訪等形式,每年抽取一定比例進行核查,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上報并立即糾正。對檢查或巡視巡察發現的未按要求發放管理補助資金的有關單位要予以通報批評,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十四條  各級工會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嚴禁截留、挪用、冒領補助資金,杜絕隨意擴大發放范圍、擅自提高補助標準。對在補助資金發放管理工作中存在嚴重失職、瀆職、弄虛作假、以權謀私違法違規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地區本部門已出臺功勛榮譽表彰獎勵獲得者待遇規定和幫扶辦法的,按照就高原則落實全國勞模待遇和幫扶,《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管理辦法》規定的待遇及幫扶經費由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承擔,差額部分由本地區本部門承擔。

第二十六條  本細則由省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財務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遼寧省總工會辦公室               2020年9月18日印發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勞模專項補助資金發放工作的補充通知
下一篇: 關于開展2020年全國勞模療休養工作及增加省級勞模療休養人數的通知...